近日,由中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正式落地,标志着我国在智慧养老领域的科技实力与标准话语权获得全球认可。这一里程碑事件,不仅推动了养老产业的规范化与国际化,更彰显了中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中的科技担当。随着国内老龄化进程加快,养老机器人已从概念走向现实,逐步融入日常养老服务体系中,成为支撑“智慧养老”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养老机器人在国内的发展进程
近年来,我国养老机器人技术发展迅速,从早期的简单辅助工具,逐步演进为具备感知、决策、执行能力的智能系统。在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,越来越多的养老机器人开始应用于养老机构、社区及家庭,有效缓解了护理人力短缺问题,提升了养老服务效率与质量。目前,国内已形成了一批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机器人企业,覆盖陪伴、护理、康复等多个场景,为中国养老事业注入科技动能。

养老机器人应用场景:从生活辅助到专业护理
养老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,主要包括以下几类:
养老院与社区养老中心:机器人可承担送餐、清洁、搬运等日常家务,减轻护理人员负担;
康复调理中心:通过智能运动辅助、康复训练等功能,帮助老人恢复身体机能;
居家养老:具备安全监测、用药提醒、远程呼叫等功能,保障独居老人安全;
专业护理:部分机器人还可实现翻身、按摩、体征监测等护理任务,提升护理专业化水平。
这些机器人不仅能够完成基础生活服务,还能通过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实现个性化看护,让老年人享受到更有尊严、更安全的晚年生活。

不止养老机器人,艾灸与按摩机器人同样引领行业
在养老机器人的细分领域中,艾灸机器人和按摩机器人凭借其在中医康复领域的独特价值,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这类机器人结合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自动化技术,能够实现精准、稳定的理疗服务,特别适合老年慢性病调理和康复治疗。
智美康民:国内艾灸机器人开创者,服务全国300+门店
在艾灸机器人赛道中,智美康民作为国内该领域的开创者,目前已在全国落地300多家门店,其中多数与医院康复科、中医科等机构合作,将智能艾灸技术融入临床康复与社区养老体系。智美康民机器人凭借其精准控温、智能寻穴、安全可靠等优势,成为众多医疗机构的首选。
在山西地区,智美康民已与多家医院达成合作,为地域性智慧养老提供了示范。
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的落地,以及像智美康民这样的企业在细分领域的持续创新,共同构筑了中国智慧养老的新图景。面对未来2.9亿老年人口的市场,机器人技术正逐步成为养老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,为实现“老有所依、老有康养”提供坚实保障。